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语慧天下

当前位置: 栏目首页 > 播音主持 >

解脱束缚播音员、主持人走进朗诵艺术

时间:2016-10-22 10:1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针对性强,说理充分。好文!原文地址:解脱束缚播音员、主持人走进朗诵艺术作者:子然朗诵 解 脱 束 缚 播音员、主持人走进朗诵艺术 朗诵艺术需要解脱束缚。这里所说的束缚,是
针对性强,说理充分。好文!原文地址:解脱束缚播音员、主持人走进朗诵艺术作者:子然朗诵
解 脱 束 缚
播音员、主持人走进朗诵艺术
朗诵艺术需要解脱束缚。这里所说的束缚,是指在朗诵创作中只会机械地搬用有声语言字正腔圆、规范整齐或高调喊叫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覆盖了朗诵创作的始终。包括业界人士在内的一些朗诵者,误以为用这样“规整”的朗读式、播报式的有声语言来表达文学作品就是朗诵艺术了,从而丢掉了文学作品极其重要的抒情性,使其朗诵创作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他们的朗诵表演中,显得平谈而少了应有的情感起伏,受众往往看不清、听不明作品的情感脉络。也有的朗诵者不善于把握抒情节奏,盲目使劲,因而表现出高基调的平淡,使作品缺乏应有的层次感和艺术美感。
本文将以朗诵创作的抒情性要求与播报方式的规整性特点为触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厘清“规整”的有声语言对播音员、主持人朗诵创作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一、“规整”并非朗诵艺术
“字正腔圆、饱满明快、规范整齐”在朗读或一些播音创作中,可以很好地把文字稿清晰、响亮、流畅的表达出来,但它显然不足以完成抒情性的朗诵艺术创作。毋庸讳言,一些朗诵者在朗诵艺术二度创作中,由于缺少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对作品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缺少真情体验,同时也因受到“规整”的、职业化的专业束缚,使其朗诵的语言形态四平八稳,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放大了音量的朗读或播报。这样的表达方法用于抒情性较强的文学作品二度再创作,受众难免会觉得朗诵者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是毫不奇怪的。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呢?我们学习朗读或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同仁都非常熟悉“规整、明快、客观”这些词,这是学习播音、学习朗读时常用的基本要求。在播音业务中,特别是主要业务新闻、社教类节目的播音创作,总体上坚守这些要求是正确的、无可非议的,它是形成播音与主持艺术有声语言表现形态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的朗读爱好者,特别是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但熟悉它,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事实上已经被这一方法长期禁锢了。而他们一旦转入朗诵创作后,如不能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抒情需要进行必须地调整,继而照搬这些“规整”的播报方式,就难免会对朗诵创作形成很大的束缚,极大地限制了朗诵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规整”的语言表现形态,并不代表朗诵艺术的有声语言再创作。
二、“规整”冷淡情感色彩
“规整”的有声语言无法满足文学作品和朗诵艺术的抒情性需要。朗诵艺术区别于朗读和播音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如何抒发情感。朗诵艺术和文学作品一脉相承,是有声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和抒发情感的再创作。因此,他们都是抒情的艺术。如果朗诵者不能把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出来,不能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色彩准确、生动的表现出来,这样的朗诵创作显然是不成功的。就抒情要求而言,朗读或播音只要表明基本的思想倾向和态度就可以了。而朗诵创作的抒情则要求真情体验、真情表达,完整体验、细致表达。朗诵创作与朗读、播音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是我们的播音员、主持人包括朗读爱好者在朗诵创作时必须充分认识的。否则,你的朗诵创作和朗读、播报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了。即使是再好的文学作品,也会因你“规整”的朗读式、播报式的朗诵而大打折扣,无法产生撼动人心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这里例举几个比较典型的诗句,来说明朗诵创作需要突破“规整”的束缚。
例1:“……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最后两句。这首七言诗名为饯别诗,可离情别绪却并非重点,更多地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抱负不能实现而发出的深沉慨叹。最后两句以摘取官帽,远离现实、放舟江湖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这两句,勾画出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特征。情感色彩或沉郁、或奔放,跌宕起伏,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世俗的愤慨。该如何表现?同样需要解脱“规整”的束缚,去体验作者的内心感受,并找到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这种无奈和愤慨的情感色彩。
例2:“刚烈的方孝孺,用十族的鲜血,染红了河水……”
这是著名女诗人兰兰的诗《秦淮河》里的三句。
说的是明初靖难之役中,方孝孺刚直不屈、孤忠赴难,以十族的头颅和鲜血为代价,坚守气节的悲壮史话。如果,朗诵者在了解了这段史实,知道“被诛十族”是连续七天,共有八百七十三人被杀的惊天悲剧后,你还能再用四平八稳的“规整”方法来朗诵吗?
例3:“红花献给飞天的英雄,明月眷恋华夏的酒泉。我们又一次高喊,
酒泉,拿酒来!醉了神州狂欢……”
这是著名诗人
孙友田先生的诗《十月的风》里的一小节。读了这几句,一下子就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科技人员们,在每次成功后所迸发出来的一幕幕欢呼雀跃、无法抑制的激动人心场面。那种欢腾的场面,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它感动着中国,也强力地震撼着世界。朗诵这样的诗句,显然是要抛开“规整”的束缚,才有可能尽情抒发。
例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这首诗的前三个小节里,以“邮票”“船票”和“坟墓”为意象,分别从三个层面表达了家愁中孩子不知何为愁的童年疑惑、新婚别离的愁苦、母子阴阳两隔的哀愁。要准确表达这三种愁情,朗诵者就必须对孩子的疑惑、新婚夫妇渴望团聚和丧母之痛的心情有着真切体会,并以相应的情感色彩和声音形式表现出来。这个作品大家很熟悉,许多同仁也朗诵过,网上很容易搜到《乡愁》的朗诵视频或音频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有不少成功的朗诵创作。但也有不少,包括一些知名的播音员、主持人朗诵的视频,正是被播报式的“规整”所束缚,因而使他们在朗诵中留下了一个个不应有的抒情缺憾。
以上几个例句的朗诵创作所需要的情感色彩和声音形式,显然不是“规整”的播报式、朗读式所能表达到位的。在朗诵创作抒情中,需要朗诵者间接地、理性地去感受作者此情此境下的情绪波澜,准确地找到此类情感活动本身的逻辑,并以更多外在的感知,真实、生动地表达出来。由于“规整”的播报式、朗读式缺少细微的情感色彩和生动的声音形式,往往缺少文学作品“当事人”的真情实感,这就很容易冷淡了文学作品所力图表现的生命和情感。“规整”的播报式、朗读式不但不能把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还会留下“四平八稳、标准美声”的抒情性缺憾。正是这样的缺憾,削弱了朗诵艺术的表现魅力。朗诵艺术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没有赋予情感色彩的声音,不是朗诵艺术美的声音。
三、“规整”抑制声音形式
“规整”的有声语言无法实践朗诵艺术声音形式的律动。朗诵艺术最基本的载体是有声语言,具体的声音形式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加突显了线性的、起伏的、多变的特征。而“规整”多了理性化、标准化色彩,使得情感表达趋于原则化和类型化。“规整”要求下的语流所呈现出的运行态势,整体上也变得愈加整齐,缺少生动的变化。
一方面,朗诵创作的情感起伏刺激着声音形式的律动。朗诵艺术最终是通过朗诵者外在具体的声音形式来表达作品思想和情感的。声音形式同情感一样,同样呈现时间的、线性的运动状态。作品的情感波澜使朗诵者的内心感受进入了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过程,朗诵创作的声音形式也将随着这个过程,以情感为源动力控制作品的跌宕幅度和流动长度。当整个过程静止,人们不仅从中获得完整的真情感染,同时也将声音形式的律动美感留在了记忆中。这种染上了情感色彩的声音形式就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产生联动的、持续的情感体验。有声语言的律动,在“规整、明快、客观”中,更多地表现为语音规范化的
“四声”、轻声和轻重格式,以及逻辑重音等约定了的、标准化的语音流动变化。而朗诵艺术则是在这一基础上,更需要强化情感抒发所需要感性的、真切的情感色彩,借此不断地刺激着声音形式的流动变化。
另一方面,朗诵创作随着情境发展需要相应的节奏变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朗诵创作提供了节奏变化的基� M保桓鲇判愕睦仕姓咭采朴诩菰捅泶锔髦痔獠摹⒏骼嗲楦猩实钠鸱⒔恢捅浠⑶移窘枳陨淼纳籼跫捅硐至Γ讶嗣嵌杂谏钪兴煜さ那楦辛髀丁⑸羯剩ü仕姓呱粜问降慕谧啾浠卦傧殖隼础R虼耍靶椤⑹怠⒊ぁ⒍獭⒁帧⒀铩钡戎疃嗌艏记稍诶仕写醋髦械靡猿浞质┱埂6ケㄊ健⒗识潦降摹肮嬲保愿袷交⒈曜蓟种屏死仕写醋魇闱榈牟ɡ降础@仕幸帐跤凶抛陨淼慕谧嘟峁狗绞剑ヒ舸醋鞯摹肮嬲北旧硪彩且恢纸谧唷K撬淙煌览涤谧帧⒋省⒕溆猩穆啥投杂Ρ浠幢硐纸谧啵舜宋蘼凼窃诖ツ康纳希故窃诒硐中翁隙几鞑幌嗤R皇抢仕幸帐醮罅柚楦猩视肷粜问降穆啥瓷泶镂难ё髌返乃枷肽谌莺褪惴⑶楦校欢ヒ簟⒗识恋摹肮嬲保俏烁涌凸鄣乇ǖ朗率担硇缘仄琅惺欠牵佣竦霉帕Α6抢仕写醋鞯谋硐中翁且晕难ё髌返那楦邢咚魑谰荩杓钪芯哂写硇缘摹⒌湫托缘那楦猩屎蜕粜翁赐瓿衫仕写醋鳎欢ヒ簟⒗识恋摹肮嬲保嗔擞猩镅缘墓娣墩牒颓楦刑壤嘈突睦硇裕庑┕嬲摹⒗硇缘谋硐中翁坏┦苛死仕姓撸突岚言厩楦衅鸱牡幢涞闷狡降ノ难ё髌泛屠仕幸帐跏闱樾缘慕谧嗝馈�
“规整”的播报式、朗读式在表达文学作品的抒情性方面,需要朗诵者驾驭自如、运用得当,否则它就会成为一副镣铐束缚着朗诵者。戴着镣铐跳舞,其结果和喻意是不言自明的。
四、“规整”也有可用之地
“规整”的有声语言,在朗诵创作相应的内容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朗诵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有声语言技巧方面,它需要汲取和接纳表演、演讲、播音、朗读等众多姐妹艺术的营养和表现方法。播音、朗读技巧中的“规整、明快、客观”也不例外,它完全可以作为朗诵艺术表现技巧的必要补充。朗诵创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叙述性、评述性和铺垫性的句子,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运用更加规整、明快、客观的声音形态来表达,与后面抒情性的声音形式形成对比,不仅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色彩,也为重要词句的抒情做好铺垫,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1: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首诗的开头第一段: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其中“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和“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这两句就完全可以运用规整、明快、客观的声音形态来表述,分别为后面释放抒情的力量做铺垫。在朗诵创作实践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特别是散文、现代诗歌等更为多见。
例2:《路》这首诗的中间一段:
GDP位居世界第二,
十八大再铺新篇章。
东方巨龙在宇宙腾飞,
中国二字在环球唱响。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出的路
用了九十一年走出的路……
前四句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运用“规整”的方法来做铺垫性处理。而后两句显然进入了一个抒情的重点,特别是“九十一年”和“走出的路”这两处是抒情的高潮。这里需要表达出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一年漫长的艰难岁月;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到共产党人血流成河的一次次革命失败;从万里长征的艰难困苦,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从小米步枪,到神九天宫、蛟龙下海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世事沧桑。这短短的八个字,聚结着凝重、坚毅、深沉、激昂、欢欣的复杂情感。试想,如果朗诵者依然用“规整”的方法来表达,诗句深刻的内涵是无法传递给受众的。同样,前四句的铺垫性处理,在段落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运用得当,也将为整个段落的抒情对比,特别是为后两句的强烈抒情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朗诵艺术需要为“规整”松绑。朗诵者的情感色彩和声音形式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表达文学作品的意图和抒情需要。在朗诵创作中做到真情体验和真情表达,使得抒情性的词、句更加富于生动的情感色彩。同时,也要善于充分利用有声语言不同专业的众家之长,使我们的朗诵作品多一些色彩,少一些缺憾。
五、解脱束缚,展开双翅
增强朗诵艺术的表现力,需要朗诵者充分展开情感色彩和声音形式的创作双翅。受播报式、朗读式束缚较深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朗诵创作中需要摆脱束缚。那么,如何解脱束缚?解脱束缚的关键在于优先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修炼。
一是了解熟悉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意图。现实中,我们的一些播音员、主持人长期形成了二度创作备稿时间仓促的现状,并形成了对文字稿的依赖。一般拿到文字稿,快速浏览一遍,确定没有生字词,明确其中主要的停连、重音,就会进入播报、朗读程序。这种职业习惯在“规整、明快、客观”的要求下,似乎还可以应付。但对于抒情艺术的朗诵创作而言,显然就不够了。朗诵创作的备稿时间通常是充分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朗诵者拒绝简单的、浅表的备稿习惯。不仅仅要注意语音规范这样的基础性问题,还要熟悉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要对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典故的来龙去脉做深入了解,更要对作品的情感结构和表现意图做非常细致地梳理和把握。因此,提倡登台表演的朗诵节目,尽可能做到脱稿。把作品的里里外外都弄清楚了,你才有可能把它准确、生动地以创造性的朗诵艺术直观地表达出来。如果备稿浅尝辄止,对作品中的事件、人物、典故、意图一知半解,甚至还不太理解,可以想象后面的朗诵表达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朗诵艺术要求朗诵者与作者同呼吸、共抒情。深入研读作品、真情体验作品是朗诵创作解脱束缚,获取成功的重要一步。
二是学习运用必要的表演技能。朗诵艺术需要与表演艺术结亲。朗诵艺术需要更多地学习、借鉴、嫁接表演艺术的创作元素和技巧。当这些元素和技巧被合情合理用来表达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抒发情感时,一定能够生动、有力地反映生活、表达作品、抒发真情。对于受播报式、朗读式束缚较深的朗诵者而言,上台朗诵习惯于一手拿话筒,一手拿夹子,说几句抬头看一片,算是和观众做一个交流,似乎觉得这样就是朗诵创作了。更有朗诵者乐于把话筒和文件夹当作掩饰自己的道具。殊不知,这两样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你的表演,束缚了你的副语言表达。朗诵者缺乏表演基础,就需要解脱束缚、突破自己。一方面,要虚心、踏实地向表演专业学习。学习表演重点是眼神、表情和形体动作方面的表现技能。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在景物、人物以及相关的情境描述中是非常具体、生动的。朗诵者在表达作品时就应该做到感同身受,要真看、真体验,并把所获得的真切感受通过你的眼神、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学习运用表演技巧要善于选择和融会贯通。特别是表演在收和放、抑和扬等对比技巧的分寸上,表演专业更倚重剧中特定人物的个性和剧情需要;而朗诵者则要根据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图,按照大多数受众的接受习惯来把握分寸。
总之,凡是有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备稿方法,凡是有利于准确、生动表达文学作品的创作技能,凡是有利于增强朗诵作品艺术美感的表现形式,是朗诵者解脱束缚,插上情感色彩和声音形式的创作双翅,达到朗诵创作预期效果的法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