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语慧天下

当前位置: 栏目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资料 >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时间:2017-03-30 13:1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小学教研室 杜向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小学教研室 杜向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编写的,供小学一年级上册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情况,更好地使用教材,特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编排
1.基本结构
一年级上册的编排:安排了“快快乐乐学语文”“汉字家园(一)(二)”“我们学拼音”“课文”“表达”“综合性学习”几个部分,共11个板块。
快快乐乐学语文: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我是谁》《看看我们学校里的字》《我想这样做》,用16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汉字家园(一)、(二):在正式学习语文开始,直接安排的一个单元的识字课,有5课,汉字家园(二)安排在汉语拼音之后,有3课,本册教材识字课共8课。
我们学拼音:共11课,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认识48个常用字。
课文:20篇课文分作7个单元,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分别是《有趣的夜空》《家》《童趣》《伙伴》《幽默》《小小的希望》《在冬天里》。在每课后都有较多的活动与练习题,因而,每个单元后没有综合练习。
表达:全册教材共安排5个表达话题,分别是《打电话》《说说我的家人》《小熊过桥》《我对您说》《我们这里的冬天》,实际上也是5个口语交际话题,只不过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这里提的是表达。
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共安排了2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分别是《月亮探秘》《我们了解的中秋节》,这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
附录部分有识字表、生字表、汉字书写笔顺规则表、部首名称表、汉字书写笔画名称表和四个音节表,共9个表。教材还提供了33个生字的演变过程,这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主要特点
为了能使老师们既能够抓住教材整体的特点,又能把握各个板块的特点,我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教材的特点:
整体上的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习拼音、认汉字、发展语文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融合。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相得益彰的。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识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字,全册要求认识的328个生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可以覆盖日常阅读书报用字的50%。
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认识身边的事物。
要求写的154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最少写2个字,大多数写6个字,最多写7个字。这样安排,量少易写,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提高写字的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中,采用猜字谜、玩扑克牌、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具体内容上的特点:
(一)在识字上
·先识字,后拼音。
本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先识字,后拼音。首先让学生直接接触象形字,中文数字和常用字,在认识了51个汉字后,从第三单元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其目的一是解决了学生学习语文一开始就学拼音,感到枯燥无味、困难大的问题。二是突出汉语文字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文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文字、热爱祖国文化的熏陶。三是解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国家教材委员会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常识。从需要出发,又回到实际运用,切合儿童心理”。
·识字形式多样
本册教材的又一大特点是识字形式多样。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安排了识字课的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在识字内容的安排上,安排了8课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如,第一课利用古诗识字《山村》。第三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词语小韵文识字:青山绿水红花,小路石桥人家,沃土良田骏马,风景如画,看天边如火晚霞,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了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学生从中既认识了字,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韵文识字,积累词语。第四课对子识字课《对子歌》:日对月,雨对风,牛对马,鸟对虫,山石对田土,叶绿对花红。不仅识了字,又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
另外还有利用“六书”的构字法识字,如,第五课认识“木、禾、米、竹、瓜、果”六个字,就是象形字归类识字课,他们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帮助,还有会意字,虽然理解六书并正确区分某一汉字所属造字法,对于小学生一年级来说有很大难度,但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适当借鉴一些六书的规律,是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和识字数量的,如,将“日、月、风、云、雨、电”等字,将这些字在古代的象形字附在旁边,同时画上这些字代表的事物,学生看到形象而逼真的图,看到简洁而形似的象形字,看到端正的楷书,啊,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发现了三者的相似之处,很快地就记住了这个字。将几种因素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谜语识字,“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能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一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来不开花,大人小孩全都有,吃饭劳动全靠它。”使学生在动脑筋猜谜语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可以说,识字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受到文化熏陶的统一。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再仅仅是识几个字,而是在识字的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丰富自己知识储备,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随文识字:这是识字的主要方式,是最主要的识字途径。随课文识字,既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整套教材随文识字还是占大比例的,为识字提供语言情境,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训练。
(二)在课文上
本册教材上课文编排上的特点很突出: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
每个板块,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到表达到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本板块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5板块围绕《有趣的夜空》,安排了《古朗月行》《小小的船》《青蛙给星星打电话》3篇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月亮探索》,一个表达《打电话》,再如《小小的希望》这一板块,围绕希望这一专题,安排了《把我寄给爸爸》《小小的希望》两篇课文,一个表达《我对您说》,向老师、向出差的爸爸、向过生日的妈妈,向其他的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其他板块都是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有的前面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特殊提出的是,板块组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在一个主题的引导下,可以快速地把握课文的基本意思,这是符合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的。
尤其强调的是,以专题安排使几个表达的话题,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而是联系每个板块主题,围绕专题安排的。这样一来,使得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材料、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成为表达的重要知识背景。表达是阅读的自然延伸,加强了各教学内容的整合。
·选文优美,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课文除了《古朗月行》《小小的船》《咏鹅》《浪花》《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孩子》《梅花》7篇课文是我们原来教材的,其余课文均是新编的。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表现尊重与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课文《猫和狗、鸭和鹅》《小山羊和小熊》《朋友》,有反映家庭生活和睦气氛的课文《用餐》《中秋节的晚上》《小动物的家》《家》,有提倡保护环境、反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文《小小的希望》,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幽默感的两副幽默《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这些课文既富有时代气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又体裁风格多样,有童话,有故事,有儿歌,有谚语,有幽默,有古诗,而且难易适度,语言规范,生动,可读性强,力求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体现出时代性。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要求。教材的装桢美观大方,使课文的文字和绘图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显示了整体的美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审美教育,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在课后活动与练习上
教材除了精选课文之外,还精心设计了不少富于童趣的活动与练习,吸引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这里接受语文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这一点,是其他教材所不具备的。这些练习乍一看,感觉挺乱,没有规矩,但仔细品位起来,确实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令人耳目一新。
·形式上:多样
每一课课后活动与练习的题型重复的题型很少,有时虽然内容是一致的,但要求也有变化,如读一读,写一写;读一读,比一比,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画一画,找朋友,做游戏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能够吸引学生去做,去参与,同时在一些题型的要求里,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如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是使学生有亲近之感,有跃跃欲试的念头。
·内容上:
·注重积累
课后活动与练习最多的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读一读,背一背等样式。
一方面积累词句。新教材几乎每一课课后都安排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生字既有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又有由生字派生出来的成语、句子。如汉字家园(一),认识了一到十等生字后,跟老师读一读“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等七个成语,通过读成语巩固生字,认识生字后积累成语,可谓一举两得,学习《小小的希望》后读一读“春天,草地,花园,花朵,树林里,绿叶间、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学习《把我寄给爸爸》后读一读“冰天雪地、天涯海角、天南地北、元宵节、写信”等词语,学习《青蛙给星星打电话》后读一读“亮晶晶的,金灿灿的,红彤彤的”,学习《中秋节的晚上》,读一读“手足之情,家和万事兴,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教材高度重视语言积累的力度和决心。
另一方面是文章的积累。学完《咏鹅》背诵《村晚》,学习《雪孩子》后读一读《小雪花》,学习《梅花》后背诵《下雪了》,学习《家》后读一读儿歌《我的家》,学习《用餐》后背诵《悯农》,识字课后也安排一些积累的题,如谜语识字课后背诵《小孩儿不小歌》,汉语拼音后也安排了读一读儿歌等题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根本途径,不是分析讲解,而是朗读背诵。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这套教材不仅在选文上便于学生熟读成诵,其次课后减少了每篇课文后有关课文内容的过多、烦琐的思考题。精简了课文练习的数量,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实在在地花在朗读、背诵、写字及语言实际运用上,立足于为学生的尽早阅读打好基� �
·注重语言训练
学习生字“口、耳、目、足”后,讨论“我们身上的这些器官有什么用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学习“日,月,风”等生字后,说一说“我知道微风、狂风、龙卷风”“我见过白云、彩云、乌云……”等,学习《古朗月行》,看看夜晚的天空,把观察到的情况讲给同学听,学习《浪花》后提问题 “浪花能看见我吗?浪花会唱会笑吗?”,体现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教材还很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看图画讲故事,看图画背诵课文,如引导学生学习背诵课文的方法。
·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宽松、平等、自主的氛围中,通过多层面的交流,达到相互切磋、共享信息的目的。课文后有很多这样的题型,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讨论、交流一些问题,“商量商量,应该怎样涂呢?”“让我们做个打电话的游戏吧!”这些场景既是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的要求,又体现出了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鼓励发表个体见解的重要思想。如《猫和狗鸭和鹅》课后游戏这一活动,一个小男孩说:“看图,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个小女孩说:“我来读课文”,另一个小男孩说:“我来做动作”,这一练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体现了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和同学合作。
·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学科间的沟通。
教材当中安排了许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还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学完《古朗月行》“观察夜空,把观察到的情况讲给同学听”。表达《打电话》后,“请试着给好朋友打个电话吧!”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玩拼音扑克,拼玩“字母盘”,走迷宫,给老师,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就是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时时用语文,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体验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另外还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学完《咏鹅》一课,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涂颜色,学习韵母“ao、iu、ou”后,把带“o、e”的韵母涂色,学习《把我寄给爸爸》后画画自己,学习《小动物的家》后读词语,涂颜色,学完《谜语》后安排说一说,演一演;学完《雪孩子》后安排讲一讲,演一演。这些活动,不仅仅可以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
(四)在表达上
本册教材的表达是“口语交际”与“写话”的统整,主要目的是着力训练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交际的训练。本册教材共安排了5个表达主题,紧密和板块主题联系,成为板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他们是《打电话》《说说我的家人》《小熊过桥》《我对您说》《我们这里的冬天》。其中《打电话》《说说我的家人》《我对您说》《我们这里的冬天》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小熊过桥》是看图讲故事。从生活中开始的主题,使学生有话可说,通过表达,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应变的能力,又提高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在综合性学习上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个《月亮探索》,一个《我们了解的中秋节》,分别编在《有趣的夜空》和《家》这两个板块中,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意在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使学生感受语文课外学习的乐趣,初步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快乐。这一方面是这套教材的特色,人教版在三年级才开始有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在呈现方式上,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板块专题保持一致,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分散在整组单元中。如《有趣的夜空》,这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长期今昔感、持续探究、逐步深入的特点,更说明了综合性学习和整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互为依存、互为推进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28个生字,会写154个字,认识23个偏旁和25个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2.学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3.学习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成语和名言警句,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4.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与伙伴一起参加学校、班级和社会活动,并用口头或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或想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感受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某一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学习搜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学说普通话,有表达的自信心。敢说自己想说的话,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简要叙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
3.乐于阅读,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喜欢图书,爱护图书。
三、教学建议
(一)关于汉语拼音
准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不能拔高汉语拼音教学要求。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是一种工具,起一个像“拐棍”那样的辅助作用。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提出了“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的要求。“拼读”音节,不要“直呼”音节;“书写”音节,不是“默写”音节。教学中要坚持标准,不要任意提高要求。
汉语拼音教学要突出“拼读音节”这个重点。要围绕拼读音节设计教学环节;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要采取多种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要把巩固拼音与学说普通话、与识字相结合,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作用。
(二)关于识字、写字
1.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一定要尽早识字,积累词语,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 S镂慕逃且桓鱿低彻こ蹋鹘锥斡懈髯缘闹氐悖湍昙队镂慕萄У闹氐憔褪鞘蹲中醋帧G胁豢捎霉嗟慕捕粱蛴胧蹲治薰氐幕疃寤魇蹲纸萄А�
2.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所谓认写分开,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识写分开,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二,“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的丰富的文本世界。其三,“少写”则是考虑到孩子的手指肌肉不够发达,过度写字对正常发育不利,对老师来说更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 �
需要指出的是,认写分开并不等于过去的一、二类字。“所谓‘认&quo;是指读准字音,整体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如‘伞&quo;读准字音‘san &quo;,通过字理整体认清字形,了解‘伞&quo;是雨伞的� #T谧忠辶私夥矫婵梢员渫ǎ梢苑趴怼?纬瘫曜继岢鲋灰瞪舷挛暮蜕钍导剩私獯室寰涂梢粤耍热�“拧”,做一个动作就可以了,这就是“拧”;比如“勇敢”,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什么叫勇敢,有孩子说勇敢就是打针不哭,这就可以了,何必要他进行定义性的解释,解释了他也还是不懂。(字的基本意思和本课语言环境中意思。)
“与要求写的字相比,只是不要求书写而已。”读准字音,指在本课会读,换个地方也会读,认清形指认识字的整体字形,不要求对字的结构进行过细分析,即一笔一画的分析,只要求能够把学过的汉字运用于阅读。教学时,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不要对每个字进行字形分析,特别是对汉字中不认识的部分、字形复杂的部分做无巨细的分析,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有些字可以让学生运用熟字和偏旁,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来识记。还应该通过多种语言环境,反复认读来熟识,了解义要关注生字在本课词中的字义,如认读字词中,适时地结合词句了解字义,那么会写的字,因为在会认的基础上只要注意字形即可,让学生理解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特别关注,选择(常用的结合认识事物)字词进行组词(例子)、说话,既巩固生字,又积累语言,同时进行了早期说话训练。(组词的问题要追求实效)认写的承接关系。与要求认的字相比,只是要求书写而已。不要重复用力,浪费时间。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每一个教育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把兴趣、态度、习惯提上重要日程,把识字写字由苦事变为乐事。实际上我们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标准提出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识字叫睁眼瞎,识字就意味着人生的第二次开眼,汉字有趣味、有用处,也能启发人的智慧,所以我们应该把识字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一点。其次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课程标准提出要能够记住拼音,会认读,要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要使用字典、词典,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汉字的形体特征和结构规律,寻找联想的线索,帮助学生进行主动识字,达到无师自通。
4.关注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写字要严格要求,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写字、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运用写好字的工具。“虚宫格”是这套教材在写字指导上的创举,对儿童写好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用“虚宫格”可以确定笔画的起止与长短;确定笔画的走向;确定笔画间的距离;确定合体字的比例与分界线;确定字的大小;确定“写字满格”的标准。指导学生观察虚宫格的字,一看整体的形状,二看分界,字有几部分,各占几分之几,三看笔画起止。而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
强调一点就是练字必须先练姿,比如执笔、坐姿都要严格要求,在这里也要提醒老师们注意,习惯是需要长期地养成的,对于习惯问题要经常抓,要天天抓,直到养成为止,对于坐姿的要求也一定要严格,要求“三个一”,“三个一”就是手指抓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身子坐离桌面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一寸、一拳、一尺,就是这“三个一”,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一寸,一寸如果把握得不好,学生的坐姿、学生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就会受到影响,拿着笔如果没一寸长的话,他必然要把头歪下来去看,所以有一句话叫做,牵牛要牵牛鼻子,这个牛鼻子抓住了,这个“三个一”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再一点就是强调描仿入体,要特别重视描红。因为孩子一开始写字,身体肌肉不发达,他握笔写笔画都是有困难的,有了一个描影,有了一个范字作底,就可以帮助他来学习写笔画,了解笔顺,感受字的间架结构,知道怎样把字写得美观。
保证写字时间。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10分钟,细水长流。
5.写字指导的基本步骤:
(1)读贴,注意字在虚宫格的结构和位置。
(2)教师示范,强调笔顺,运笔及实际情况位置。
(3)练习书写,学生照着写,一到两个。
(4)反馈纠正,针对共性问题进一步指导。
(5)再练习,这是很关键又被忽视的环节。
(三)关于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课标)
1.诵读感受: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朗读(诵读)课文;
2.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教学重点;
3.理解应用: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4.熟读背诵: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强调读书)
以上目标既是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师解读教材的导向。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对低年级课文的解读,要特别关注以下三条:
1.注意课文中生字、多音字和易受方言影响错读的字及轻声的读法;注意易错字和易混字写法;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为确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把握本课的生字词的落实做好准备。
突出朗读能力的培养
(1)重视教师的范读和领读。
学生学习朗读是从机械的模仿开始,到认识朗读,学会朗读,
应该篇篇文章要范读。低年级教学中模仿是最快捷、最高效的方法,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示范。
加强领读,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氛围。从一个字开始示范朗读,到示范朗读句子,把这种直观的感觉呈现给学生,这很重要。
(2)结合重点句、自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
加强重点的训练,不要贪多。
(3)听读。读不出来的文章可采取听读的方式,感悟文章大意。从一年起就加强“听”的训练
(4)结合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对于一年级上册的四种标点“, 。?!”,加强感性的认识。尤其是一句话的朗读要力求做到“准确”。
2.明确课文中要了解的词句。
这类词句大体有三类:一是新词或新句式;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句;三是拥有引申含义的词句。
比如《家》一课: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就这一课来看,需要理解的词句一是新词“祖国”;二是关乎课文中心意思的词“家”;三是有引申含义的词“花朵”;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特别是对课文中有引申含义的词语和句子,不但要搞清楚它的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引申含义。
多种方法理解词句。
(1)理解不要求深透。
(2)多种方法的借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涂色、画画、运用、换词、说与之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语、看图、上下文、想象……
(3)教师该讲的还是要讲。
3.明确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是要抓课文内容;二是要抓重点词句。典型的词型和常用的句型。
低年级的阅读要加强识字与阅读的联系,使识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学课文分散识字的时候,有的教师觉得又有识字,又有阅读,不知如何处理这两对矛盾?以前我们的教学往往先搞一块孤立的识字教学环节,把几个生字音、义、形都解决了,然后再来阅读。这样做识字的时间拉得很长、很孤立,阅读的时间被侵占了,结果使识字和阅读互相干扰,两败俱伤。我们提出要以读为本,寓识于读,识字与阅读同时进行,音、义、形可以分散难点,分布到位,这样既加强了识字又联系了阅读,使识与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效果就好了。
(四)关于表达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在本册教材中,有两次表达比较明显,《打电话》、《说说我的家人》。这两次表达都是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打电话、介绍自己的家人。要将表达寓于情境之中,要增强他们的仿真性,不要过多的强调技巧,要注意激发学生交流与对话的欲望。实现要求的梯级过渡,如《打电话》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打电话,传递一则消息,可以通过打电话直接找到本人,然后不要生硬的告诉孩子要文明、有礼,可以直接的把“请、你好”等可能用到的词语直接给出来,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再和孩子们进行情景再现。随后可以渗透如果是妈妈接的我们应该怎样说,如果小朋友不在家我们怎么办等等。通过模拟,使孩子有更大的收获。
2.形式灵活、重在激趣。
本册教材中《小熊过桥》一课,刚刚接触教材时,你很容易直观的以为这是我们以往的看图说话大体相同,但虽有相同之处,但其中的韵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起注意:
①在以往的教学中,凡是涉及到看图,就要强调“顺序”,例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这些在我们这套教材的教学中不是不要讲,但是它决不是我们表达课堂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教会孩子从整体入手,看看这几幅图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然后在指导孩子具体的看每一幅图。
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刻意的引导孩子说说天空有什么,远处有什么等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而且这句话一定是整个图画的中心和重点,大家想一想,我们到了高年级抱怨孩子习作重点不突出,语句罗嗦,是不是就影射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呢?
③2 、3 、4 幅图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人物不同,有些模式化,旨在实现“教、扶、放”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但是这个“教”不单单是教师教,学生也可以互相学,互相教。和身边的同学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
④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内容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教学内容为对话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小猴子会怎样对小熊说?小熊又会怎样回答?救上来之后小动物们又会对小熊说些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通过演一演,采访等形式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拉近距离。另外,在救上来之后小动物们又会对小熊说些什么也是交际的重点,此时,小熊的内心一定有些懊悔,那么此时的小动物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交流才适度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求全,不要求深,重要的是学生想说、爱说就可以了。
3.学说普通话,学以致用。
口语交际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我们要学会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比如:学生说,小熊,你干啥呢?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可以这样说,小熊,你在做什么呢?使其在课堂上学会如何说话,使孩子在具备童真的同时也日渐规范。但是我们规范的是学生的语言,不是模式,不要教给孩子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这样就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我们教师要学会实现从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转化,去激发学生的语言,用孩子的思维帮助认识。但是我们在指导和纠正的同时要注意方法和方式,要先肯定再纠正,先鼓励再建议。多用正面的引导和发挥榜样的作用,少批评,不打击,多鼓励,要坚持说就比不说强,说是要求,说好是高要求。
4.鼓励应用,强化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通过几堂课就可以收到成效的,要想真正的形成能力就要坚持,就要鼓励学生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以及生活中,积极的应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教材中《我对您说》,其中有对老师说的,有对归来的爸爸说的,有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说的……,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应对,才是真正的“学会”,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人际文化交流素养”。
此外,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这样几个词:互动、真动、实动。
互动——强调听与说(感官上的交融)、你与我(角色上的转变)。
真动——口语交际一定不是爱说、会说的孩子的舞台,我们一定要调动更多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尤其是不爱讲话、不会讲话的孩子,要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就是能让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因为你而喜欢学习了。那么同理,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课是好课,就是能让不太会表达的孩子乐于表达,会表达了,这就是优质的口语交际课。
实动——就是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所学真正的发挥作用,学在课堂,作用于生活,这才是口语交际领域的真正魅力。
(五)关于综合学习活动
本册安排《月亮探索》《我们了解的中秋节》两个综合学习活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突出综合。既包括语文学习各方面学习目标的综合,又包括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还包括学习方式的综合。
2.加强实践。综合学习活动,实践是第一位的。为此,要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要事先布置,过程中指导,最后组织交流。
3.强调自主。即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探究过程。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