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和孩子沟通前应先这样做

生活中,很多家长提及孩子的隐私问题时,都会持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家长想找孩子沟通要先了解下列情况,孩子还能对你吐出心声。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应该存在丝毫秘密,所以家长为了透析孩子的想法,就会偷看孩子的私人信件或日记,并认为这种行为是天经地义的。

孩子的心声:读初二的芳芳认为,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偷听她的电话。芳芳认为父母的行为和贼一样,她对同学说:“父母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自己和他们的隔阂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她有什么事情都不愿和父母交流。

家长的心声:现在的社会太乱了,孩子却过早成熟,面对的诱惑也很多,不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怎么行呢?平常问他们也不说,只能通过窃听他们的电话来了解孩子现在和哪些人交往,这是家长应尽的监护权,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孩子和家长的这些心声并不是以个别现象存在的,如今很多孩子都抱怨家长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强,就会拥有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他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和家长说,此时日记就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但是家长总会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尽办法进入孩子的私密空间,于是偷翻日记、窃听谈话就会成为获知秘密的手段,殊不知,这些是孩子最反感的行为。

以孩子的眼光看家长的行为,如偷看日记、偷听电话等,就会认为家长对自己缺乏信心,孩子的不满情绪就会油然而生。如此一来,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会出现新的沟通障碍,有的孩子会性格扭曲,甚至会因此患上抑郁症,使得原本浓厚的亲情变得淡薄了许多。

专家支招: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应随意地踏入他们的“私密城堡”,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如果有意强行地“入侵”,孩子的心灵就会从此对你关闭。父母应该平视孩子、尊重孩子,想要走近孩子,就要多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还孩子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家长如果一味地采用野蛮做法,就会遭到孩子的强烈抗议。虽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关心孩子,殊不知这种方式的“关心”,无异于把孩子看成是一件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独立个体。雪松的妈妈对待儿子可谓“尽心尽力”,尽管雪松已经上初三了,妈妈还是每天开车送他到学校门口,如果他偶尔和同学出现点小矛盾,妈妈就会出面为儿子解决。最近,妈妈发现雪松经常走神,偶然被妈妈看见还会躲闪,由此,妈妈就判断儿子对自己有所隐瞒。所以,她就趁雪松不在家时,偷偷翻看他的日记,发现儿子最近喜欢上同年级的一位女同学,但是遭到了女孩的拒绝。此时,一心想让孩子考大学的妈妈对雪松的行为感到很失望。在儿子放学时,妈妈就对其进行了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还将日记扔向雪松,一向温顺的雪松竟对妈妈咆哮起来,然后转身离去。虽然后来雪松被爸爸找了回来,但是从此变得沉默不语,成绩也一落千丈。有的家长习惯对孩子的一切进行过度的保护和包办,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或隐瞒时,就会千方百计地查看孩子的行踪,尽管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确实不可取。孩子无论大小,都有自己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即使是幼稚园的孩子也不例外。家长与孩子互换角度。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