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好小主持人,怎样学“会说话”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新闻记者或主持人在进行实地采访时,由于双方缺少必要的了解,要想使彼此之间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沟通,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新闻记者或是主持人要想顺利地完成自己的采访,首先就必须做到“会说话”,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彼此打开心灵的闸门,顺利地完成节目的录制或是采访任务。

“会说话”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懂得察言观色,就可以通过对方的一些外在表现而窥见其内心的变化;只要顺着对方的心思或个性以及情绪变化,讨论对方所关心的话题,自然就能勾起对方谈话的欲望,从而使其敞开心扉。事实上,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并没有那么简单。语言是一门艺术,如何讲话、讲什么话、用怎样的方式讲,这三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央视的主持人来说,为了加强新闻的实效性,很多节目并不是提前录制的,大多是以直播的形式出现的。比如综艺类节目或每年一次的央视春节晚会,观众们坐在电视机前看到朱军、李咏等主持人在台上表现得很轻松,讲起话来也很自如,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的内心同样十分紧张,即使是朱军这样连续主持过数年春晚的老主持人,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全国亿万观众,一语不慎,就可能导致整场晚会的失败。因此,这些主持人不仅要保证自己在台上讲话流畅,还要会说话,以应对那些意外情况。每一位主持人都遇到过意外情况,这种临场救急所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他的智慧。但无论是主持人主持节目,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普通交往,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聪明,他的头脑转得有多快,最终要想完成与人的顺利交往,都必须借助语言的力量。因此,只有会说话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收放自如,轻轻松松应对看似凶险的场面。

几乎每个央视主持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朱军,在主持各种现场直播的晚会时,他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尤其是在春晚这样的舞台上。虽然春晚每一个节目的出演都有固定的时间,但是每一个上台表演的演员其实都无法做到对时间的准确把握,这就使得在临近零点钟声敲响的那段时间很容易出现误差,而这种误差也只有依靠主持人来弥补了。比如,安排在零点前的节目如果提前五分钟就结束了,那么主持人们就出来救场,让这五分钟平安度过。即使是第一次主持春晚的主持人也能做好,因为他们毕竟都有多年的主持经验。不过由于是突发状况,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而且春晚并不是仅由一两个人主持的,所以有一年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当导演通知他们救场时,台上的每一个主持人都拿出了自己能说会道的看家本领,几个主持人争相讲话,结果使得当年的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之前的数分钟内出现了一片杂乱的情形。虽然每个主持人都在尽力弥补这一时间差,但由于他们都“会说话”,反而造成了你争我抢的混乱局面,使整台晚会出现了瑕疵。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其实在特定的场合,太过能说会道反而也不是一种真正的“会说话”。这是因为,无论是讲话还是做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少一分则不满,多一分则易溢。要想做到真正的“会说话”,并不是只要能说就可以了,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掌握讲话的分寸。同样是一句话,以不同的语气、方式讲出来,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