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孩子如何学会好口才

众所周知,冷漠是人际交往的障碍,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不是一个好性格。作为人性的弱点,冷漠使孩子缺乏同情心,使孩子与积极的情感背道而驰,久而久之,便成为情感发展的障碍。当孩子把这种冷漠表现在口语表达上时,就是不尊重别人感受的表现,长期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转化为他的性格特征,危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沉默不语、过于孤僻等,甚至也可能给别人带来致命的伤害。如果孩子过于冷漠,那么一个好口才就注定与他无缘。

一次,幼儿园老师对健健所在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没有吃早饭,饿得直哭,你愿意借给她你的早饭吗?”很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老师的提问。

老师点到健健回答的时候,问4岁的健健:“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早点,该怎么做呢?”见健健不回答,她又引导:“你借给他吃吗?”“不给!”健健十分干脆地回答。老师又劝:“可是,这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健健竟然回答:“谁让她不吃早饭,活该!”

健健的回答让老师大吃一惊,老师没有想到这么冷漠、没有同情心的话居然是出自一个4岁的孩子口中。健健之所以如此冷漠,是因为他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在家中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自然不知道“受苦”的滋味。所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孩子往往表现得冷漠、缺乏同情心。同时,这种冷漠的心态会使孩子不能深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不能与老师、同学同伴有良好的沟通。因此,这种孩子的说话能力,自然比同龄人差了许多。

想要扭转孩子的这种状态,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冷漠。所谓冷漠,这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的萎缩,它的背后是爱与被爱的缺乏。所以,改变冷漠就要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每天多问候一声爸爸妈妈,多给朋友一个微笑,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多看一眼今天明媚的阳光等。这样,孩子才可能逐渐开口与他人交流,继而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冷漠对于孩子口才的影响。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帮孩子抛弃冷漠之心,让他们学会与人热情地交流。

1.热情,从父母做起。

在不少父母的眼里,孩子的冷漠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智力培养才是应该关注的地方。虽说现在提倡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父母总是更注重智力培养,却忽视良好个性的培养,这也正是孩子冷漠的重要原因。想要孩子有一个好口才,就要让他们摒弃冷漠的毛病如果在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时,父母缺乏有效的交流技巧和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就会变得冷淡、自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薛峰的爸爸沉默寡言,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即使和孩子待上一天,也难说上两句话。刚开始,薛峰还有兴□趣和爸爸分享自己在学校的事情,可后来他发现爸爸对他所说的事情并不感兴趣,慢慢地,也就不再主动和爸爸说话了。

周末,薛峰很想让爸爸带他去郊游,可爸爸自己却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终于有一天,薛峰鼓起勇气向爸爸提了这个要求,他满以为爸爸会一口同意,没想到,爸爸却说:“我没空。”说完,就继续看他手中的书了。

从此以后,薛峰再也不主动和爸爸说话了。他说:“真希望爸爸像其他人的爸爸那样忙碌,至少我不用面对他时不知该说什么,至少我可以在心里想象爸爸不忙了会带我去玩。可现在,一点幻想的空间都没有,我简直失望透了。”

从薛峰的身上可以看到,冷漠也是一种“传染病”,父母的态度很容易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当你热情地与孩子交谈时,你温和且友善的说话方式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会效仿父母的态度去对待其他人,积极与他人沟通、聊天。

另外,父母也要意识到过度的关怀与宠爱也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性情冷漠。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限度的,更不能溺爱,否则就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要重视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做父亲的要教育孩子爱母亲,做母亲的也要教育孩子爱父亲。孩子重视“亲情”,自然就会懂得关心别人,通过言语获得各种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2教孩子体谅别人的困境。

生活中常常有孩子因冷漠而变得出言不逊。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无法体会别人的困境,所以家长要格外注重训练孩子的“同情心”。

所谓同情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亦即能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更亲了,许多话都愿意和妈妈交流,从而在其他场合也表现得落落大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刻意向孩子隐藏生活的艰难。有些父母总是自己累死累活,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却无条件地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爱心。正如教育学家刘绍禹所说:“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试想,一个自私的孩子,说话怎能得体、怎能引得所有人的掌声?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让孩子体谅别人的困难,体会父母的艰辛。同时,父母还要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的境遇和要求,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告诉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为别人想一想,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3.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生长。孩子得到了表扬,自然愿意将这份感受与他人分享,这个时候,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4.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热心”的暖流。无论是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还是学校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父母都应给孩子的“热心”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即使无法提供物品,也可以让孩子朗诵一首诗歌,要让他明白,爱心不分大小,一句简单的问候,就可能温暖许多人的心。

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用冷漠的口吻和态度与人交流,给人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对于孩子而言,要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健全的性格,用热情融化孩子的冷漠,这样孩子才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让孩子的脾气小一些

口才的成功重在语言,语言的成功重在情绪,轻松的情绪会让人妙语连珠,而紧张和生气只能让人瞠目结舌,心生厌恶。所以,想让孩子有个好口才,就要让他学会控制情绪和脾气。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