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是演讲的“第二语言”

   当朋友相遇时,远远地招招手,即便不说话,也表示打过招呼了;当声音过于嘈杂时,做个“OK”的手势,就表示“好”或是“同意”;等等。可见,手势在日常生活中表示的含义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我们交流的第二语言”。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在演讲时适当运用手势,那么,他与听众的交流就会变得更加通畅。

  手势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动作,它可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或是加强说话时的情感,还可以使听众产生心理上的联想,从而使演讲生动形象。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手势,所以孩子在演讲中不要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手势。每个人的个性都不样,他人的手势未必适合自己,自然的、符合自己气质的手势才是最好的。

108.jpg

   在演讲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能够使演讲更加生动。因此,让孩子学习一些标准的手势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列举几个站姿演讲和坐姿演讲的手势,当然有时候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用。

  1.站姿演讲的手势

  站姿演讲的手势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三种: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握拳,表示第一、强大、肯定、赞美等;抚胸式,即五指自然并拢放在胸前,多指自己;双手托起式,即双手掌心向上,拇指张开,其余手指稍弯,表示赞美、肯定,多用于结尾。

  2.坐姿演讲的手势

  坐着演讲时,标准的手势是将双手置于桌面上,身体自然前倾。通过自己的姿势,表达友好的态度。尤其注意的是,不要抱臂,一是显得自己很没有礼貌,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二是暴露自己的紧张,一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都会通过抱臂来缓解。因此,演讲时最好不要抱臂。

  手势的种类有很多,孩子在学习之后,想要做得标准、恰当是不容易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运用手势来交流

  给孩子讲解一些手势的含义和运用。怎么做

  1.告诉孩子一些常用手势所代表的含义。比如,搓手式,表示做好了准备;拳举式,表示示威;比“O”形,表示“好”“行”;等等。

  2.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这些手势,或者通过互动游戏,由一方做出手势,另一方做岀解释,以此来加深孩子对手势的理解。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