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流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19世纪初,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后,俄国爆发了一场由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一名李列耶夫被判绞刑。但在行刑时,绳索突然断了,通常遇到这种情形会被当成上天恩宠,犯人会得到赦免。但李列耶夫站起来对着人群喊:“俄国的工业如此差劲,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

  这话传到尼古拉一世耳朵后,他勃然大怒,撕毁了本已签好的赦免令,说“让我们来证明事实与之相反吧”。

  第二天,李列耶夫再次被推上绞刑白,这次绳子没有断。

  在生活中,我们多说一句话、说错一句话,肯定不会像李列耶夫那样,把命给丢了。但却很可能得罪了人、办砸了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言语,话不在多,点到为止。毕竟,说得越多,出错的概率也就越高。

  去年,姜颖品牌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了一家机关单位,她人长得漂亮,又活泼开朗,单位里的同事都挺喜欢她的。

  工作一个多月以后,办公室组织聚餐,席间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姜颖更是充当了“开心果”的角色。

 

  不知谁先提的头,大家聊到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伪装者》,姜颖就说:“明堂和明楼都好帅啊,真让我选,我两个都要。”说完9出一脸“花痴”相,同事们哈哈大笑。

  这时,姜颖又接着说:“作为大姐的明镜也不错,一直没结婚,待弟弟还那么好,不像现在的很多老处女,脾气古怪,还乱搞男女关系。”

  本来以为,大家又会发出一阵笑声,没想到这次大家都沉默了,表情都有些尴尬,而其中,同事王慧的表情尤其难看。这次聚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她就借口家中有事,匆匆离开了。

  后来,姜颖从其他同事口中得知,王慧快40岁了,因为以前感情上受过伤,一直没结婚,平时最忌讳谈这方面的话题。

  姜颖后悔不迭,以后一直想着找机会和王慧套近乎,但对方始终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她们的关系也只能僵在了那里。

  姜颖作为一名职场新人,表现得热情开朗一些,迅速和同事拉近关系,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如果初来乍到,又一声不吭,很容易给人留下性格孤僻的印象。但在聚餐的时候,姜颖却因为不注意适可而止,最终“祸从口出”,把同事王慧给彻底得罪了。

  在职场上,尤其是对职场新人来说,懂得审时度势,确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很重要。因为你刚到单位,对很多情况不熟悉,也不了解同事的脾性,这时候如果说话太多,就相当于给一群陌生人点菜,很容易就点到了别人的“忌口”上,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得罪一个人很容易,想修复关系却要难得多。

  每个人身边也许都有这样的“大嘴巴”,他们整日喋喋不休,希望通过提供“小道消息”,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这种人接触时间短,也许会被认为是热情,但时间久了,往往会成为一群人中最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照样说,最终会因说话直接得罪一部分人,而剩下的人因为他的“大嘴巴”,也不敢跟他们走得太近。

  古人云:君子慎言,祸从口出。那么具体该如何谨慎,又如何防祸呢?

 首先说话要注意区分场合和对象。跟朋友和家人聊天时,话多一点倒也无妨,即使说错了,互相间也不至于记仇。但与陌生人打交道,或者人在职场,面对同事尤其是上级时,说话不宜太多,最好点到为止,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领导问对他工作有什么意见,你肯定不能想着,既然领导这么“礼贤下士”,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滔滔不绝地把缺点全罗列出来。毕竟,因为面子问题,真能无条件“纳谏”的领导很少,向上级提意见最好还是能做到委婉表达。

  其次话出口前在头脑中过一下,谨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比如,有个故事说,理发师老王边理发边唉声叹气,顾客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昨天晚上家里招贼了,被偷了3000块钱,顾客就安慰他不要太难过。”老王就说:“对,就当这个月我全给贼理发了。”如果老王说这话之前,能在头脑中过一遍,这话他肯定也就不会出口了。

  最后说话无论多和少,都不能搬弄是非。古训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尤其在职场中,更不能在背后逞口舌之快,搬弄是非。也不要在背后说同事或者领导的坏话,如果看他们不顺眼,可以委婉地向他们当面提出意见,或者直接避而远之。事实证明,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