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离不开幽默,幽默使相声搞笑

  相声离不开幽默,没有幽默便不成为相声,所以相声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幽默的。相声的幽默分多种,这一点在有关“包袱”的一节里已经将幽默的表达形式讲得很具体了。相声的幽默不仅表现在“包袱”的使用和处理上,更多的是表现在整个作品中,人们常说的一段相声能不能“逗乐”,其实就是说这段相声的语言是不是幽默。

  如“诙谐”,即是轻松的语言,它可以表现一种情趣,是一种对生活中机智的幽默感的理解。比如在《笑的研究》里,对“笑一笑,十年少”的解释是“来的时候挺大的人散场以后进幼儿园啦”;在《医生》里将笑的作用夸张为“医院里增加相声科”,建议采用“相声疗法”,等等。这里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肯定和否定的倾向性,似乎仅仅是一种玩笑话,是一种语言的打趣,它表明了作者感情上的轻松。在《戏剧与方言》里由于“汰一汰”而造成的种种误会,虽略有否定的意味,但与其说是正面的批评,不如说是倾心的引导。它并没有刺儿,抑或有刺儿却也不伤人,并使人感到快慰。可以说,它表达的是一种建设性的言论,即使是具有某种否定成分,也被湮没于其中。

  又如“讥诮”,虽然比诙谐多一点批评成分,但主要还是表现感情成分的加重。它仍然比较善意、温和,并不置对方于死地,而是以调侃的口吻,讪笑其某些缺陷。而这些缺陷只是事物的次要或非本质的方面,并不想彻底否定它。在《当行论》里,对那个不懂装懂、脱口而出、率意而言的写票先生,即用了这种讥诮的语言:“挺好的皮袄,等取的时候成了屁股帘儿啦。”在《婚姻与迷信》里,为讽刺旧社会的男尊女卑,竟把妻子称为“糟糠”,于是说“好糠才二分钱一斤,糟糠更不值钱了”,这也是一种讥诮式的言论。从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它虽有讽刺的目的,但基本上采取的是心平气和的态度。从被讥诮的对象来看,其缺陷多不是什么严重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而是由于认识的肤浅、看法的片面或知识的不足所造成。如《钓鱼》里的钓鱼者被其爱人讥诮说:“鱼是一条没钩上来,可饭量见长

  “嘲讽”,则比讥诮的态度更严肃,感情更执着,语言也更为尖锐、犀利一些。基本上是对被嘲笑者的彻底否定。嘲讽的语言特点是批判性、揭露性较强。对比当然是更为生动的揭露方式。对比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从艺术手法上分析,有环境和景物的对比,人物关系和性格的对比,心理状态和行动方式的对比等等。在修辞格式上,有对偶、排比、映衬、反衬等各种对比语势。在词采手段上,有雅俗、文白语言的对比,正反、庄谐语言的对比等等。如在《吃元宵》里,即是让师道尊严的孔夫子在世俗的生活中漫游,在艺术手法上则采取使人物与时代、环境的不协调,在语言上则采取文白、雅俗之间的对比。在《窝头论》里,即用近于典雅的赋体,来描述俗而不俗的窝头。而正话反说、言非若是、寓褒于贬、欲抑先扬等更是尽人皆知、不言自明的了。所谓深刻,当然指的是语言的凝炼,语意的丰富性和概括性。它在准确和鲜明的基础上,借助揭露和对比等方法,着力于语言的诗意追求。所有嘲讽的语言都具有浓重的夸张风格。

  夸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语势的夸张和句法的夸张等。铺排就是一种语势的夸张,以铿锵起伏的节奏、摇曳而富于感情的语态,酿造出一种魅人的喜剧气氛。句法的夸张,则常常用破格、变形、使其稍稍不合语法甚至完全不合语法的手段,以表达特定情景中的感情。如《妙语惊人》的喜剧效果,就是把外国的倒装句法、复合句式等着意加以发挥,讽刺那种“滥用语言”的作用。在《如此照相》里的“语录对话”中也有不合语法的成分。另外,把象声词、感叹词、语气词等在相声里大量使用,也能产生夸张的喜剧效果。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