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口才老师上课培训内容《庖丁解牛》

   作为一名口才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养成语言习惯,但能力和习惯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推荐少儿口才老师培训上课内容《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魏惠王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厨师庖丁,专门替他杀牛。庖丁解牛的技艺远近闻名,传说庖丁在解牛时,让人感到的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每一个动作,一招一式如舞蹈一样优雅,他身上的服饰的抖动、手法、指法、肩的动作、膝的蹲式、脚的踏法,都让人叹为观止。庖丁解牛发出的声音很轻柔,很悦耳,充满节奏感,连魏惠王也不得不称赞叫绝。

  有一次,魏惠王问庖丁:“你是如何达到这么精湛的技艺的?”

  庖丁很平静地回答:“因为我十分喜欢这项工作所以干起来十分投入,十分欢悦,感到是一种享受。当然,这不是说一开始只要喜欢就会干好,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才达到今天的境界的。

  想起来,第一次解牛,眼前看到的是一条活生生的整牛,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过了几年之后,眼前的牛就完全不一样了,看到的牛不再是完整的牛,而是一个由各部位拼合起来的牛的形态,所以再下手解牛心里就有数了。

  “既然整个牛成了拼起来的形态,那么哪是皮肉,哪是筋骨,就会一目了然,下刀的时候,循着骨缝插进去,别的地方就不会碰到,甚至连骨的筋也不会弄断。现在,我即使闭上眼睛,照样可以杀牛、解牛,亳不费力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所谓“熟能生巧’嘛。”庖丁又指着自己手里的刀,对魏惠王说:

  “您看,我的刀已经使用了近20年,如今仍锋利如初。因为我解牛时从不碰到骨头,所以刀就不会受到一点损坏。刚学杀牛的时候就不这样,大约一个月就要坏把刀,如同现在有些厨子根本不懂得解牛的技法,不是沿着骨缝去下刀,而是用力随意地去切去砍,那样用,刀怎么可能不坏得快呢?”

  魏惠王边听边点头,丁轻松自如地解完了牛,然后轻轻擦拭了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小启示

  这则寓言可谓是干古名篇。它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想真正学到知识或掌握一门技艺,常常需要反复实践,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发现并掌握规律,将技艺修炼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