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基本技巧有哪些

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幻想一步到位,是办不到的。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下面我为你整理诗歌朗诵基本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诗歌朗诵技巧有以下几点

一、发好每一个字的音是朗诵具有魅力的前提条件

1,气出丹田,声音气魄。

气是声之源,声基于气,行家说:“气足声则亮、气充则声远、气满则声厚重”。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声音亮、浑厚。为什么?就是底气足。

怎样才能有底气?就是在吐字之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储存气息。把嘴闭紧,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将气吸到胸腔,然后再将气压入腹腔,把气运到双肋下腰部,把气储存在丹田附近,待朗诵时再吐出来。这样在吐字时,就有一种像火山要爆发的气势,一股强有力的气流冲破你的双唇,喷薄而出。发出的音有气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白日依山尽。声音不是软绵绵、轻飘飘地无精打采的吐出去,而是有力量、有精神头。特别是第一个字,需要有力度、而我们又憋足了气,就必然有力度,这样就会把听众吸引住,让他想要往下听,而且有一种不想听都不行的架势。为你的朗诵开一个好头。

那么怎样储备这些底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在运用。当我们面对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时,会情不自禁地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使花香沁入肺腑,然后很陶醉地说:“啊,香、真香”。这时你自己也会感觉到,说出的话与平常不一样,有一种诗人的味道。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说话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往外吐气时就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有名的“闻花香“吸气方法。但这种“闻花香”的方法,只是把气吸到肺腔,没有把它保存起来,而且在朗诵过程中,也不能总做这样的大呼吸,这就需要技巧:把气吸到肺腔,然后把吸进来的气息压入腹腔,在腹腔储存,待朗诵过程中,慢慢运用。这一切都在暗里操作,这样的运气方式,称“偷气”。我们经常用“闻花香”的方法练习吸气、储气,吐气,久而久之,就自然的会掌握一些运气的要领。这是说气息,那么发出的音有何特点?

2,音在高位,声美动听

声音有三种:白声、美声、躁声。白声就是我们平常讲话的声音,是先天的。美声是经过包装、训练的声音。朗诵、主持、歌唱家的声音都是经过训练、包装的,是一种悦耳的声音,称美声。这种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运用。如对面山上有一个人,你要喊他,有两种喊法:(示范一用白声)声音是从嗓子眼附近发出,声音低位、压抑、很累,甚至声嘶力竭的感觉。

另一种用美声,声音柔和,响亮、悦耳动听、传得远、轻松、有穿透力,声音就像穿过时空,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这就是美声。美声有特点:一是发出来的音在高位置上;二是发出来的音在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

这种美声怎样才能发出来的?是不是很难?是的,但也不是神秘的不得了。也很简单,前提是气出丹田。就是吐字前是否把气储备足啦?是不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把气息运到肋下腰部,气再从丹田出来。如果是这样,往外呼气、吐字时的声音就一定在高位置上。而且发出来的音一定会在你的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就一定是美声,这种发音你不让它美都不行,但美的程度不同。所以,发美声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我们晨练时,在高山、在空旷的原野、在大海边,经常练向远处喊人的那种发音方式;经常大声朗读,能够锻炼声音的字的发音,如大、山、海、翁、嗡等字,对运气、对亮嗓子都有帮助的。经常这样练习,可使我们声音洪亮,声音年轻。不仅朗诵需要、说话也好听,人也自然不衰老。我相信不论多大年龄,只要坚持经常练习,我们一定会有所提高,一定会越来越年轻。

3,吐字清晰,铿锵有力

朗诵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将每一个字,都要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送进每位听众的耳朵里。任何一个字都不能是轻飘飘的、随便地吐出来,一定要有精神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字都要有力度。

朗诵中每一个字的发音,就像写字一样、每个字有其间架结构,有横、竖、撇、奈、点。每一个笔划的起笔、落笔。都是有一定的章法、力度。这样的写出来的字,才会有神韵、帅气、美丽动人。每个字的音也如此,字的音也有结构:有字头音、字腹音、和字尾音,要使字发出来的音美,字音的每一部分一定要到位。说白啦,就是每个字都要咬实、清晰、有力度。即使是轻声读字,也要把这个字咬实了,只不过声音小罢了。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几句:轻轻的我走啦,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4,说普通话,音准调正

就是说朗诵要说普通话。朗诵时每个字的音要准,平舌、卷舌要分得清;调要正,四声的发音分明。所以,要想朗诵效果好,一定学说普通话,发音标准、音调正确。

以上讲这些是就一个字的发音而言,那么怎样朗诵好每一句话?就是声音在运动中的技巧。

二、语调的抑扬顿挫,是朗诵好每一句话的关键。

字有字调:就是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句有句调:就是一句话中的抑扬顿挫。也叫语调。

1,一句话中的抑扬顿挫

抑:降调,声音前高后低,语气渐降、句尾低沉。杨: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升,句尾上扬。顿:停顿。挫:转折。

就是说在朗诵时,声音不是一个调子下来,不是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而是高低起伏,停顿转折,这样朗诵的效果就会悠扬动听。但问题是我们把握不准那个字该抑,那个字该扬,那个字该停顿,那个字该转折。

句子语调中的降低、升高、停顿、转折取决于什么?它取决我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情感的表达的方式、意境的升华能力、对作品再创造的艺术水准等方面。但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如,要尾音低沉,前面就需杨起。当很激动声音越来越高,前面就一定抑,声音要低。我侧重讲停顿、重音、语速的规律。

2,停顿。是指在诵诵时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很重要。利用停顿,可突出重点,提高表达力度。那么一句话中该在什么地方停顿?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主谓语间的停顿,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如修饰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停顿,远远的街灯亮了。

(3),介词后的停顿,从黄昏到夜阑,在苍茫的海上

(4),。动词后的停顿,望长城内外。诗词里叫一字顿。

我列举的这些都是在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在朗诵时需要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应根据上下文内容适当酌定。

3,重音。一句话中重音的运用也十分重要。由于重音的位的不同,语句的意思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我不会写诗,这几个字。由于重音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我不会写诗,强调我不会,可能他会。我不会写诗,强调写诗,潜在意识我会朗诵。我不会写诗,强调诗,潜在意识我会散文。

语法重音在短剧中常见的规律:

(1),谓语部分常重读。如,太阳出来了,水开了

(2),修饰词常重读。这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3),动词后面的补语常重读。跑得像飞一样快

4),有些代词常重度。什么是理想。这是什么。

(5),数量结构一般重读。王大爷有五只羊。

在一句话里,如果成分较多,这就有主次重音之分。一般优先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部分。

3,语速。是指朗诵时,每个字运动的速度,即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朗诵的速度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联系的。一般来说,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语速要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语速要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就是说朗诵的语速,应有快有慢,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朗读下来。

以上讲的是诗词朗诵时,一句话朗诵技巧:语调有抑扬顿挫;语流有轻重缓急;语速有长短快慢。掌握这些技巧,直接关系到一篇、一首诗词的朗诵效果。那么如何朗诵好一篇文章、一首诗词?就是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