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决定学业?揭秘语言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推荐阅读】

   如果我说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不是什么特长,而是语言,你可能会感觉惊奇,我们来看看《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关于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作者【美】达娜·萨斯金德,该书用不同的实验呈现研究成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千亿条神经元潜能,能转化成诸多不同的潜力,但是这些神经元需要关键性的类神经链接,如同无数个独立的电话亭需要连接线一样,父母早期语言的引导可以充当这部分作用。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对学业影响,重大的反而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语言。经过大量长时间的研究和数据收集,作者萨斯金德医生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丰富、复杂、多元性的语言和“肯定反馈”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至关重要。而且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意识到语言的巨大力量可帮助孩子消除成绩差距,挖掘潜力,笑迎人生。

  121.png语言对数学的影响

120.png

  小孩子对颜色、数字、形状、空间都有强烈的兴趣。我们都会教孩子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这就是空间词汇。孩子通过这些词汇,认识大小、长短、高低、前后,理解空间关系。数学逻辑可以用语言建立,不必刻意进行高深训练,父母单纯输入数字词汇就有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魔力。大脑超凡的能力能将其转化成比语言实际传递意义更广泛且更复杂的理解力和其他能力,帮孩子打下基础。听到更多数学词汇、空间词汇的孩子,在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上都表现得更好。

  比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你可以说,衣服上有5颗扣子,你来扣第一颗扣子,第二颗扣子。指一指哪个是第二个?

  121.png语言对思维模式的影响

122.png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可以通过各种挑战得到提高,它能帮助孩子在面对社会中不良定性或偏见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孩子形成“努力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因素,而缺乏能力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放弃才是。

  而我们的孩子很难避免固定性思维模式的语言影响,如果父母和社会对女孩数学能力有偏见,甚至模糊地告诉女孩“数学不是你擅长的”当你的自我印象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你就会面临学习数学的困难。

  简单的一句对过程的称赞,就能激发孩子积极应对挑战的欲望。比如对学生“聪明”的称赞,会导致他们自我定型,遇到下一个无法完成的事情时,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聪明?”“是不是有人操控这件事”,进而很容易放弃。而“努力”的称赞会让他们不惮于自我挑战从而获得更大进步。德伟克教授说:“如果不能正确称赞,它会变成一种负面力量,一种让学生消极且依赖他人观点的麻醉剂。“这是父母需要警惕的。

  121.png语言对自控力和执行力的影响

123.png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依靠的是照顾他们的人。如果看护人问出“玩完玩具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话可以对孩子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这句话支持孩子拥有对玩具的自主权。

  相反父母命令型的语言跟孩子讲话,比如训斥和要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是环境的奴隶。我们要少用指令性的语言,而用更多更耐心的解释,这样才能传递社会文化规范,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可以改成建议,提示,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者选择。比如采用因果思维的方式和孩子对话,让她尝试,探索边界,向孩子解释规则,能帮助他们提升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和注意力控制。自己有主动权。

  另外,我们用母语跟孩子说话,能帮助他建立思考的底层逻辑。会讲第二种语言的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执行力,使用双语的孩子相比只用一种语言的孩子,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都有优势。

   语言对道德观的建立

  善良、奉献且不求回报的人不仅仅会获得至善的赞美,他们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宽容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都有影响。把:“你去帮我扫地”,改成“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帮手”(名词),把“不要骗人”改成“不要成为一个骗子”(名词)。动词和名词的区别在于名词会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所以父母批评的时候要基于行为的批评而不是基于品行,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说“你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而不是“你真差劲”,只不过是犯了可以挽回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感受。

  『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

  ——3T原则』

  指的是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孩子会把注意力放在被下达的任务上,他们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只愿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共情关注要求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等时机成熟,再去和孩子谈论,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父母也随之变化,及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

  充分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话语,而是让孩子接触惯犯词汇,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语言水平会达到崭新的高度。

  1.可以描述日常活动,比如一边干活一边描述正在做的事情。这样做了除了拓展词汇量,还能让孩子明白知道词汇意义之间的联系。

  2.要注意的是避免讲“代词”,孩子会感觉困惑,也不利于孩子接触词汇,他听懂词汇、理解词义的能力越强,使用时也会更得心应手。

  3.可以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稍大点的孩子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见或未体验的事物,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这要求说话人具有高级的思维、信息处理能力和回应能力。父母可以跟孩子聊聊做过的某件事的经历、孩子喜欢的玩具、以前认识的伙伴,孩子不得不展开想象。

  4.扩句,如果你希望孩子说出有逻辑、结构复杂的句子,他首先必须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比如孩子说一个词,父母用几个词回应。

 124.jpg

  轮流谈话,在亲子互动中,父母可以增加开放式的问题,“是”与“否”,是什么的疑问句太过简单,可以换成“怎么办”,“为什么”。这可以让孩子在思维的世界天马行空、独立思考,最终逐渐学会解决问题。

  另外我们不希望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因为它不会替代父母给予互动和回应,它不能跟孩子共情、交流,轮流谈话,不符合3T原则。社会互动才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

  我们的语言,是孩子的教育资源宝库。然而长久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很多孩子并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希望每个作为父母的人都认识到语言的重要作用。这让我们对待他人的时候也会有重大的启发。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