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民以食为天》

成语故事民以食为天

解释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民食的重要。

  出处《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中国亿万民众耳熟能详,且又颠扑不破的千古箴言。这个带有劝谏与警诫双层意义的成语,折射出中国二干多年来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道出多少王朝统治者心里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百姓们心里最关切的又是什么。这短短五个字,浓缩了“民”与“食”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从它那里,又可谱写并追溯中华饮食文化、中华五谷文化以及华夏文明最为深远的历史渊源。

  两干年来,中国老百姓心里惦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天天能吃饱肚子,不要挨饿。先民们开始将五谷之首,定为“粟”,又称粟为稷,老百姓俗称小米,因为它耐旱,便成为远古时代北方先民首先考虑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更由于粟的耐旱、耐瘠、耐储以及耐寒等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粟,历经上古时夏、商、周三朝,夏文化和商文化,有时就被称为“粟文化”。《逸周书》中记载有“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可见神农氏创建农耕技术是与粟有关。《淮南子》中有“仓颉作书而天雨粟”,这是告诉后人,仓颉的功德感动了天地,上天才赐予谷子雨,可见仓颉发明汉文字与粟有关。这与《历代名画记》中的“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有异曲同工之妙。山西农村至今还有人把带皮的五谷(粟、黍、麻、麦、豆)搅在一起,磨成面,捏成疙瘩,煮着吃,说这样可免病避灾,可见粟文化已深深印在国人的心中。

  有了粟,先民们才有赖以生存的粮食,才有社会的繁荣与国家的昌盛。“厉兵秣马”这一成语,告诉我们要磨好兵器喂饱马,才能准备作战。“不食周粟”成语,是讲伯夷与叔齐两兄弟不吃“周粟”(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这是形容古代文人气节高尚的成语,但从现代人看来,这种不合时代潮流,与统治者“死磕”到底,以死相拼是不可取的。

  在古代,粮食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与地区人口的数量。面对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粟尽管是五谷之首,但它的产量低下,难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多的需要,于是小麦在秦末汉初时崭露头角了。小麦因为口感好,产量稳定,很快普及到中国北方地区。

  秦国的关中平原,气候适宜种小麦,秦军才能连年获胜,统一天下,还凭着关中平原富庶的麦田与丰足的粮仓为后盾。这一点,司马迁看得很清楚,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秦国所处关中之地,只占天下的1/3,人口占天下3/10;然而财富却占天下的6/10”。他还说,“秦败亡时,全都在那里争夺金银珠宝,唯有任氏一家,独自储藏粟,后来楚汉连年战火,粟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但是项羽却不懂这个道理,他将富庶的粮仓,全留给了他的对手刘邦,自己一心想衣锦还乡,匆匆带领数十万大兵,去了他自己的故乡彭城。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